漓江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及其与水环境的关系

被引:15
作者
杨青瑞
陈求稳
机构
[1] 中国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关键词
漓江; 大型底栖动物; 环境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4 [环境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研究漓江上游水库为下游河道枯季航运补水所造成的水生态影响,对漓江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空间分布特性与相应的水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并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均匀度、丰富度指数分析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纹石蚕、黑龙江短沟蜷为上、中游优势种;纹石蚕、黑龙江短沟蜷、河蚬为下游优势种;纹石蚕、黑龙江短沟蜷为整个漓江水系的优势种。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均匀度、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的平均密度和平均动物量均呈现出下游大于中游、中游大于上游的趋势;而物种丰富度指数呈现出下游小于中游、中游小于上游的趋势。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和环境因子的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温度、电导率、盐度、浊度、水深、总磷、化学需氧量为影响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和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0+38 +3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漓江水系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多样性现状调查 [J].
曹艳霞 ;
蔡德所 ;
张杰 ;
赵湘桂 ;
王备新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7 (02) :118-123
[2]   高原深水湖泊抚仙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J].
熊飞 ;
李文朝 ;
潘继征 .
生物多样性, 2008, (03) :288-297
[3]   河床底质对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影响的野外试验 [J].
段学花 ;
王兆印 ;
田世民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9) :1553-1556
[4]  
漓江底栖动物调查.[J].张益峰;.广西水产科技.2007, 02
[5]  
漓江底栖动物调查.[J].张益峰;.广西水产科技.2007, 02
[6]   保安湖大型底栖动物结构与分布格局研究 [J].
谢志才 ;
马凯 ;
叶麟 ;
陈静 ;
蔡庆华 .
水生生物学报, 2007, (02) :174-183
[7]   长江口潮下带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 [J].
章飞军 ;
童春富 ;
张衡 ;
陆健健 .
动物学研究, 2007, (01) :47-52
[8]   长江江苏段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现状及其水质的初步评价 [J].
夏爱军 ;
陈校辉 ;
蔡永祥 ;
彭刚 ;
王明华 .
海洋渔业, 2006, (04) :272-277
[9]   环境因子对底栖动物生命活动的影响 [J].
王银东 ;
熊邦喜 ;
陈才保 ;
胡宏胜 .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60-64+87
[10]   1999年春季渤海中部及其邻近海域的网采浮游植物群落 [J].
孙军 ;
刘东艳 ;
徐俊 ;
陈凯彪 .
生态学报, 2004, (09) :2003-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