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柳构造坡折带层序地层学模式与油气分布

被引:4
作者
纪友亮
曾留芳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孤东采油厂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济阳坳陷; 构造坡折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9.2 [层序地层学];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对地震、测井和钻井等资料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将济阳坳陷红柳地区下第三系划分出了7个三级层序、19个体系域.在层序地层单元划分和对比的基础上,结合断层上下盘地层厚度的差异变化所反映的古地形,认为济阳坳陷红柳地区在下第三系沉积时期,发育两种不同类型的构造坡折带,并建立了该区的构造坡折带层序地层学模式,研究了构造坡折带层序地层学模式与油气的关系,认为第Ⅰ,Ⅱ层序间的界面附近可形成有利的地层不整合覆盖圈闭与构造-岩性圈闭;第Ⅳ层序低位域可作为油气的运载层,在合适构造的匹配下,可形成有利的构造圈闭或构造-岩性圈闭,并对有利区带做出了预测.
引用
收藏
页码:1229 / 123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河流相层序地层学研究 [J].
方石 ;
刘招君 ;
董清水 ;
刘立 ;
蔡尧忠 .
世界地质, 2000, (02) :132-137
[2]   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学模式探讨 [J].
张世奇,纪发亮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6, (05) :20-23+82
[3]  
层序地层学原理及层序成因机制模式.[M].纪友亮等编著;.地质出版社.1998,
[4]  
渤海湾新生代含油气盆地构造模式.[M].陆克政等著;.地质出版社.1997,
[5]  
层序地层学原理及应用.[M].姜在兴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6]  
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学.[M].纪友亮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7]  
油区岩相古地理.[M].赵澄林;吴崇筠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