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幼儿模糊量词的一种经验方法

被引:2
作者
马谋超
李文馥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关键词
端点; 所得; 点(数学); 模糊量词; 模糊集方法; 钮扣; 隶属函数; 儿童; 幼儿;
D O I
10.16719/j.cnki.1671-6981.1990.01.009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序言量词,诸如‘几个’、‘很多’等是用以修饰数量的词汇。它们的词义具有含混性。其外延是不分明的。因此,人们称之为模糊概念。业已表明,在成人的心理语言词汇表中,量词间有着良好的序关系。这表明对它们的内涵有很好的把握。最近,作者对此问题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对于不同场合下的量词,人脑的理解显示了动态的特点。然而,要想了解幼儿对模糊量词的掌握,就必需找出一种适合于他们年龄特点的检测方法。这就是本文所要解决的任务。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心理学的方法学探讨——心理的模糊性及模糊统计试验评注 [J].
马谋超 ;
汪培庄 .
心理学报, 1985, (02) :177-186
[2]   心理模糊性的测量 [J].
马谋超 .
心理学报, 1981, (01) :64-75
[3]  
Hedges: 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J] . George Lakoff.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 . 197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