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2007年影响南海的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特征

被引:10
作者
李勋 [1 ]
赵声蓉 [2 ]
李泽椿 [2 ]
李英 [3 ]
王勇 [4 ]
机构
[1] 海南省气象台
[2] 国家气象中心
[3]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关键词
天气学; 热带气旋; 统计; 强度; 南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4 [热带气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东京台风中心(RSMC Tokyo)提供的1977—2007年影响南海的热带气旋(TC)最佳路径资料,统计分析了影响南海的不同初始强度的TC强度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迅速加强(RI)和缓慢加强(SI)样本的大尺度统计特征。主要结果为:(1)热带风暴(TS)和强热带风暴(STS)以增强和稳定为主,台风(TY)减弱为主。初始强度越强,增强观测次数越少,变化率越小;减弱观测次数越多,变化率越大。(2)00时(世界时,下同)增强样本最多,增强率最大,12时减弱样本最多,减弱率最大。(3)增强状态下,南海东北部TS最多,中东部STS最多,中部TY最多。减弱样本分布在我国海南岛、越南近岸以东洋面、菲律宾近海以西洋面,TS和STS在南海中部有部分减弱样本。(4)7、9和10月RI样本较多。RI样本的平均纬度偏南,垂直切变相对较小,200 hPa纬向风东风分量稍弱,15.4 m/s风圈半径更小。SI样本的海温略高。
引用
收藏
页码:330 / 33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 60年来西北太平洋上不同强度热带气旋的变化特征
    袁金南
    林爱兰
    刘春霞
    [J]. 气象学报, 2008, (02) : 213 - 223
  • [2] 近海热带气旋强度突变的垂直结构特征分析
    于玉斌
    杨昌贤
    姚秀萍
    [J]. 大气科学, 2007, (05) : 876 - 886
  • [3] A 28-Year Climatological Analysis of Size Parameters for Northwestern Pacific Tropical Cyclones[J]. 袁金南,王东晓,万齐林,刘春霞.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7(01)
  • [4]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统计特征
    于玉斌
    姚秀萍
    [J]. 热带气象学报, 2006, (06) : 521 - 526
  • [5] 热带气旋强度资料的差异性分析
    余晖
    胡春梅
    蒋乐贻
    [J]. 气象学报, 2006, (03) : 357 - 363
  • [6] 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研究进展
    端义宏
    余晖
    伍荣生
    [J]. 气象学报, 2005, (05) : 636 - 645
  • [7] 华南地区热带气旋登陆前强度突变的大尺度环境诊断分析
    胡春梅
    端义宏
    余晖
    于润玲
    杜秉玉
    [J]. 热带气象学报, 2005, (04) : 377 - 382
  • [8] 登陆我国热带气旋的统计特征
    李英
    陈联寿
    张胜军
    [J]. 热带气象学报, 2004, (01) : 14 - 23
  • [9] 热带气旋“黄蜂”登陆过程诊断分析
    梁建茵
    陈子通
    万齐林
    丁伟钰
    刘春霞
    林爱兰
    [J]. 热带气象学报, 2003, (S1) : 45 - 55
  • [10]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统计特征
    余晖
    端义宏
    [J]. 气象学报, 2002, (06) : 680 - 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