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流动人口子女公立学校适应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18
作者
:
许传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许传新
机构
:
[1]
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来源
:
青年研究
|
2009年
/ 03期
关键词
:
流动人口子女;
公立学校;
适应性;
影响因素;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G52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
04 ;
0401 ;
摘要
:
本文利用抽样调查的结果,分析探讨流动人口子女公立学校适应性及影响因素。本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子女在公立学校人际适应、学习适应、行为习惯适应良好。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级、媒介接触、城市体验、流动参与对流动人口子女公立学校适应性有显著性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6+94 +9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青少年网络使用与社会适应能力关系
[J].
卓兰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医务室
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医务室
卓兰芳
;
汪秀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徐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肾内科
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医务室
汪秀英
.
中国公共卫生 ,
2008,
(03)
:292
-293
[2]
电视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J].
任伟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电视台
任伟红
.
新闻爱好者(理论版),
2007,
(09)
:60
-60
[3]
流动儿童学校适应性现状研究
[J].
孙晓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
孙晓莉
.
现代教育科学,
2006,
(12)
:20
-21+5
[4]
浅谈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J].
李莉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湘南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
李莉萍
.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
(03)
:68
-69
[5]
中国第一代城市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
[J].
风笑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风笑天
.
教育研究,
2005,
(10)
:28
-34
[6]
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少年城市适应性研究——北京市JF中学的个案调查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良春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姚远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变云
.
中国青年研究,
2005,
(09)
:50
-55
[7]
班级环境变量对儿童社会行为与学校适应间关系的影响
[J].
郭伯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系
郭伯良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燕
;
张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系
张雷
.
心理学报,
2005,
(02)
:233
-239
[8]
温州人在巴黎:一种独特的社会融入模式
[J].
王春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国际政治问题研究所
王春光
;
JeanPhilippeBEJA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国际政治问题研究所
JeanPhilippeBEJA
.
中国社会科学,
1999,
(06)
:106
-119
[9]
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的学校适应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曾琦
;
芦咏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芦咏莉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邹泓
;
董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董奇
;
陈欣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陈欣银
.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7,
(02)
:47
-52
[10]
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分析[D]. 曹述蓉.华中科技大学. 2006
←
1
2
→
共 16 条
[1]
青少年网络使用与社会适应能力关系
[J].
卓兰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医务室
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医务室
卓兰芳
;
汪秀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徐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肾内科
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医务室
汪秀英
.
中国公共卫生 ,
2008,
(03)
:292
-293
[2]
电视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J].
任伟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南电视台
任伟红
.
新闻爱好者(理论版),
2007,
(09)
:60
-60
[3]
流动儿童学校适应性现状研究
[J].
孙晓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
孙晓莉
.
现代教育科学,
2006,
(12)
:20
-21+5
[4]
浅谈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J].
李莉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湘南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
李莉萍
.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
(03)
:68
-69
[5]
中国第一代城市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
[J].
风笑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
风笑天
.
教育研究,
2005,
(10)
:28
-34
[6]
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少年城市适应性研究——北京市JF中学的个案调查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郭良春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姚远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变云
.
中国青年研究,
2005,
(09)
:50
-55
[7]
班级环境变量对儿童社会行为与学校适应间关系的影响
[J].
郭伯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系
郭伯良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燕
;
张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系
张雷
.
心理学报,
2005,
(02)
:233
-239
[8]
温州人在巴黎:一种独特的社会融入模式
[J].
王春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国际政治问题研究所
王春光
;
JeanPhilippeBEJA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国际政治问题研究所
JeanPhilippeBEJA
.
中国社会科学,
1999,
(06)
:106
-119
[9]
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的学校适应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曾琦
;
芦咏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芦咏莉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邹泓
;
董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董奇
;
陈欣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陈欣银
.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7,
(02)
:47
-52
[10]
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分析[D]. 曹述蓉.华中科技大学. 2006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