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公共事务决策结构的探讨——基于皖西X村“村村通”工程的个案

被引:5
作者
张新文
杜春林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村庄公共事务; 决策结构; 利益互动; 村民自治; 家族势力;
D O I
10.16365/j.cnki.11-4054/d.2014.03.015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多元利益主体互动是村庄公共事务决策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村庄公共事务决策过程中利益相关者包括村干部、家族、普通村民以及村民组长,作为理性的个体行动者,他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采取不同的措施试图影响村庄公共事务决策,以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文章基于对皖西X村"村村通"工程的考察,构建村庄公共事务决策结构。在将利益相关者纳入决策结构分析的同时,梳理当前村庄公共事务决策过程中利益互动者的行为结构,并通过分析当前公共事务决策过程所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本文认为,培育内生型的公共产品不失为弥补"行政嵌入型"公共产品不足的创新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村民参与公共服务供给中的民主激励与效率激励分析——基于对河南省南坪村和陕西省钟家村的调查 [J].
翟军亮 ;
吴春梅 ;
高韧 .
中国农村观察, 2012, (03) :48-62
[2]   论熟人社会的竞选——以广东L镇调查为例 [J].
贺雪峰 .
广东社会科学, 2011, (05) :189-196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政治文化的特征与创新 [J].
季丽新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1, (03) :105-109
[4]   村庄特征对村民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研究——基于集体行动理论 [J].
卫龙宝 ;
凌玲 ;
阮建青 .
农业经济问题, 2011, 32 (05) :48-53+111
[5]   派系竞争:村委会选举面临的新挑战——以浙江白村的一次村委会选举为例分析 [J].
卢福营 .
中国农村观察, 2005, (01) :52-57+79
[6]   农民选举参与中的精英动员 [J].
仝志辉 .
社会学研究, 2002, (01) :1-9
[7]   村庄权力结构的三层分析——兼论选举后村级权力的合法性 [J].
仝志辉 ;
贺雪峰 .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1) :158-167+208
[8]   论半熟人社会——理解村委会选举的一个视角 [J].
贺雪峰 .
政治学研究, 2000, (03) :61-69
[9]   制度引入与利益主导——余村村委会换届选举的观察与思考 [J].
贺雪峰 .
管理世界, 1999, (05) :160-168
[10]   利益与体制:民主选举背后的变数分析——以湖北省月村村治实验为例 [J].
徐勇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 (02) :4-1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