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考、利害、评价指标的关联与辩证——兼论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评价改革之困境

被引:5
作者
陈为峰
机构
[1] 云南师范大学发展研究中心高教院
关键词
高考; 综合评价; 弹性指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32.474 [考试];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综合评价是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举措之一,其目的在于改变统一高考过于单一的评价体系,以多样的评价指标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然而,由于高考涉及高利害,使得综合评价中以人的主观判断为评价依据的弹性指标极易受到人为因素的不良干扰,失去信度。通过大考、利害、评价指标三个概念之间的关联与辩证的梳理论述,可以发现,综合评价弹性指标的信度保障一方面需要提高社会公平程度、缩小阶层差距,降低其承载的利害关系,另一方面,需要完善法治社会及诚信机制,提高评价主体的评判客观性。这一特性使得高考的综合评价改革异常复杂和艰难。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科举制的终结与科举学的兴起[M].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刘海峰, 2006
[2]  
科举学导论[M].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刘海峰著, 2005
[3]  
中国科举史[M]. 东方出版中心 , 刘海峰, 2004
[4]  
考试社会学问题研究[M].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杨学为, 2003
[5]  
北大晒校长推荐名单:理科比文科多全才赢偏才. http://www.cbsrb.com/society/shgj/htm/2009-12/03/content51349.htm . 2009
[6]  
Standards for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testing.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National Council on Measurement in Education.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 1999
[7]  
科举百年祭[M]. 湖北人民出版社 , 刘海峰, 2006
[8]   从科学发展观看高考改革 [J].
潘懋元 .
湖北招生考试, 2006, (04) :1-1
[9]   科举制度与清末社会问题 [J].
杨齐福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09) :60-66
[10]   以信度与效度论科举之演变 [J].
孙开键 ;
陈为峰 .
复旦教育论坛, 2009, 7 (06) :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