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IRPAT模型的能源消费碳足迹变化及影响因素——以江苏省苏锡常地区为例

被引:64
作者
卢娜
曲福田
冯淑怡
邵雪兰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工业经济; 能源消费碳足迹; STIRPAT模型; 脱钩指数; 苏锡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F426.2 [];
学科分类号
1204 ; 020205 ; 0202 ;
摘要
定量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对地区能源消费碳足迹的影响对区域实现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计算了江苏省苏锡常地区1991—2008年能源消费碳足迹,采用岭回归函数对STIR-PAT模型进行了拟合,采用脱钩指数分析了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碳足迹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1991—2008年能源消费碳足迹平均增长速度为15.30%,能源消费碳足迹分配率以煤炭为主,石油所占比例呈波动下降趋势,天然气所占比例上升较快,能源消费碳足迹产值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②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碳足迹的主要影响因素,两者关系模型拟合未出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③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碳足迹之间处于相对脱钩与复钩的波动状态,从另一侧面验证了目前两者之间不存在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结论。
引用
收藏
页码:814 / 82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脱钩分析 [J].
王崇梅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3) :35-37
[2]   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的脱钩分析 [J].
钟太洋 ;
黄贤金 ;
王柏源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01) :18-31
[3]   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林伯强 ;
蒋竺均 .
管理世界, 2009, (04) :27-36
[4]   基于STIRPAT模型的耕地面积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J].
王琳 ;
吴业 ;
杨桂山 ;
万荣荣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24 (12) :196-200
[5]   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的脱钩研究 [J].
李效顺 ;
曲福田 ;
郭忠兴 ;
蒋冬梅 ;
潘元庆 ;
陈兴雷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5) :179-184
[6]   基于STIRPAT模型的环境压力空间差异分析——以能源消费为例 [J].
王立猛 ;
何康林 .
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5) :1032-1037
[7]   中国经济增长与CO排放演化探析 [J].
杜婷婷 ;
毛锋 ;
罗锐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 (02) :94-99
[8]   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 [J].
徐国泉 ;
刘则渊 ;
姜照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6) :158-161
[9]   人口、富裕及技术对2000年中国水足迹的影响 [J].
龙爱华 ;
徐中民 ;
王新华 ;
尚海洋 .
生态学报, 2006, (10) :3358-3365
[10]   中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响应关系研究——基于相对“脱钩”与“复钩”理论的实证研究 [J].
赵一平 ;
孙启宏 ;
段宁 .
科研管理, 2006, (03) :128-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