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人用人中的“带病提拔”:概念、类型及治理对策

被引:4
作者
吴海红 [1 ,2 ]
机构
[1]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
[2]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
关键词
选人用人; 带病提拔; 权力资源;
D O I
10.16029/j.cnki.1008-410x.2012.06.008
中图分类号
D262.3 [党的干部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04 ; 0305 ; 030503 ; 0307 ;
摘要
"带病提拔"是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一种体现,主要指干部在提拔前或提拔过程中存在经济、生活等违纪违法行为,但组织考察时未被发现或发现了未被及时追究而得以提拔任职的情况。根据用人者是否积极努力实施"带病提拔"行为以及是否有从中营利的目的,可将"带病提拔"分为三种类型:积极营利性"带病提拔"、积极非营利性"带病提拔"和消极非营利性"带病提拔"。遏制"带病提拔"的根本之举是改革授权方式、减少交易机会、增加交易成本,同时改进干部考察方式,做到科学"识人"、正确用人。针对贪官"潜伏期"延长的现象,还要加大惩处力度,提高腐败发现率,让"带病"干部不再"潜伏"。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贪官“潜伏期”为何越来越长 [J].
杜治洲 ;
任建明 .
决策探索(下), 2010, (05) :30-31
[2]   “买官卖官”并非不可治愈 [J].
任建明 .
中国报道, 2010, (03) :24-26
[3]   干部“带病提拔”: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 [J].
沈小平 .
领导科学, 2005, (21) :9-11
[4]   严防干部“带病提拔” [J].
仲祖文 .
求是, 2005, (21) :48-48
[5]   “带病上岗”成因及遏制对策 [J].
尚勃 .
北京支部生活, 2005, (08) :18-19
[6]  
马德“官市”[J]. 朱雨晨,孙展. 中国新闻周刊. 2005(13)
[7]   “带病提拔”为哪般? [J].
沈小平 .
党政干部学刊, 2004, (08) :38-39
[8]   权力交易现象的制度分析 [J].
何显明 .
浙江社会科学, 2002, (03) :174-178
[9]  
关于党建工作形势和主要任务[N]. 曾庆红. 学习时报. 2006 (001)
[10]  
干部“带病提拔”到底是谁的“病”[N]. 陈旭. 甘肃经济日报. 2006 (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