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为“兴奋剂”作伥——评张洪潭的“化学助力”论

被引:4
作者
周传志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
关键词
兴奋剂; 哲学; 社会科学; 张洪潭; 助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804.7 [运动生物化学];
学科分类号
040302 ;
摘要
<正> 众所周知,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是一种有悖于体育和医学道德的行为。它违反奥林匹克运动的规则,而且威胁运动员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中国政府对兴奋剂一直是“严令禁止,严格检查,严肃处理”。国家体育总局前局长伍绍祖曾保证中国“得不到金牌也不服兴奋剂,别人服用我们也不服兴奋剂,查不出来也不服兴奋剂,对身体无害也不服兴奋剂。”2004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签署发布了《反兴奋剂条例》,自3月1日起施行。这进一步表明了我国反兴奋剂的立场,有利于将2008年奥运会办成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但恰在此时,一个极不和谐的音符出现了。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6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中国体育社会学评说.[M].卢元镇著;.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2]  
人文社会科学哲学.[M].欧阳康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