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斯鲍姆正义的能力理论及其对我国精准扶贫的启示

被引:2
作者
杜帮云
张艳青
机构
[1] 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玛莎·纳斯鲍姆; 正义的能力理论; 精准扶贫;
D O I
10.13221/j.cnki.lljj.2019.05.005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F091.3 [近现代经济思想(1640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玛莎·纳斯鲍姆正义的能力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阿玛蒂亚·森关于可行能力的论述,这一理论始于"人们在现实中能做什么,又能成为什么"和现实中得到什么样的机会的问题。作为人们生活品质的重要评价方法,该理论摒弃了传统评价方法的弊端,旨在消除那些根深蒂固的社会不公正和不平等,以使人们能够过上一种有尊严的生活。让贫困民众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是我国精准扶贫的价值归宿,纳斯鲍姆正义的能力理论可为我国推动精准扶贫向全面、纵深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寻求有尊严的生活[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纳斯鲍姆, 2016
[2]   论GDP的作用和缺陷 [J].
颜日初 ;
朱喜安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3, (01) :141-144
[3]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 人民出版社 , 习近平, 2017
[4]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李克强. 中央文献出版社 . 2014
[5]   论中国的精准扶贫 [J].
汪三贵 ;
郭子豪 .
贵州社会科学, 2015, (05) :147-150
[6]  
尼各马科伦理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著, 2003
[7]  
以自由看待发展[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印]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著, 2002
[8]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M]. 商务印书馆 ,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 著, 1984
[9]  
西方哲学史[M]. 光明日报出版社 , (美) 梯利,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