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丘陵区稻田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环境影响的监测评价

被引:9
作者
李峰
王凯荣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湖南长沙
[3] 湖南长沙
关键词
施肥模式; 红壤丘陵; 稻田; 氮; 磷; 水环境; 污染; 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利用长期施肥模式定位试验,采用陶土管土壤溶液采集装置,研究了南方红壤丘陵区稻田不同施肥模式对农业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模式下,施肥后5~15d内稻田土壤溶液中的总P及NO2--N和NO3--N含量均较低,而NH4+-N含量较高,且主要分布于40cm土层溶液和田面水中。非离子态N超过溶液总N量的50%。如果按溶液NH4+-N浓度大于0.5mg·L-1的污染风险标准,在目前的施肥水平下,当稻田地下水位深于40cm时,NH4+-N对地下水体造成污染的风险性较小;而如果地下水位高于40cm,或施肥后5~15d内排水时,可能对农区地表水和地表水体造成较大的NH4+-N污染风险。田面水和土壤溶液中高浓度非离子态N对水环境造成污染的严重性更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对21世纪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几点思考 [J].
姚监复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1997, (06) :7-12
[2]   苏南太湖水系农业面源污染及其控制对策研究 [J].
马立珊 ;
汪祖强 ;
张水铭 ;
马杏法 ;
张桂英 .
环境科学学报, 1997, (01) :40-48
[3]   稻田土壤中氮素淋失的研究 [J].
王家玉,王胜佳,陈义,郑纪慈,李超英,计小江 .
土壤学报, 1996, (01) :28-36
[4]   红壤养分退化研究(Ⅱ)──尿素和碳铵在红壤中的转化 [J].
鲁如坤,时正元,赖庆旺 .
土壤通报, 1995, (06) :241-243
[5]   有机和无机氮在土壤—水稻系统中平衡的研究Ⅱ.有机和无机氮在土壤中的转化 [J].
张夫道 .
土壤肥料, 1995, (02) :1-4
[6]   免耕稻田水层肥分动态分析 [J].
施明德 .
土壤肥料, 1994, (01) :31-34
[7]   美国非点污染源及其治理对策 [J].
包锡南 .
农业环境与发展, 1992, (03) :3-6+49
[8]  
水环境要素观测与分析[M]. 中国标准出版社 , 谢贤群,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