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滑型堰塞坝漫顶溃决机制及溃坝洪水研究进展

被引:19
作者
石振明 [1 ,2 ]
周明俊 [1 ,2 ]
彭铭 [1 ,2 ]
周公旦 [3 ,4 ]
张利民 [5 ]
蔡烁 [6 ]
机构
[1]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 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委员会中国–巴基斯坦地球科学研究中心
[4]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5] 香港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
[6] 长沙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工程地质; 堰塞坝; 坝体演变; 侵蚀机制; 溃决洪水; 洪水演进;
D O I
10.13722/j.cnki.jrme.2020.1188
中图分类号
TV122.4 [];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崩滑型堰塞坝由于坝体结构松散、稳定性差、极易产生漫顶溃决形成巨型洪水,曾一度给我国灾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基于当前室内模型实验、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系统地总结溃坝阶段划分依据、溃口及纵剖面演变规律、溃决流量及洪水沿程演进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溃口下切及横向扩展中坝体材料侵蚀计算公式及侵蚀机制。相比人工土石坝,堰塞坝溃口及纵向发展受坝体材料空间非均匀分布及漫顶水流饱和含沙量影响严重。此外,相较于其他泥沙侵蚀作用关系,线性及双曲型侵蚀力与抗侵蚀力关系由于计算简单、高效,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能更好地反应堰塞坝溃决过程中水土物质运移规律。进一步对堰塞坝研究中应重点关注的5个关键问题进行展望:(1)坝体成因差异性对溃决机制的影响;(2)坝体材料非均匀性对溃决特性影响;(3)渗流–溢流耦合作用对溃决过程的影响;(4)模拟实验尺度对溃决结果的影响;(5)溃坝洪水沿程侵蚀–沉积作用对河床的影响。该研究的开展可为提升堰塞坝灾害链预测预报能力、降低溃坝洪水威胁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173 / 2188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71 条
[1]   堰塞坝溃坝模型实验研究综述 [J].
彭铭 ;
王开放 ;
张公鼎 ;
马晨议 ;
朱艳 .
工程地质学报, 2020, 28 (05) :1007-1015
[2]  
Influence of inflow discharge and bed erodibility on outburst flood of landslide dam[J]. ZHOU Ming-jun,ZHOU Gordon G.D.,CUI Kahlil Fredrick E.,SONG Dong-ri,LU Xue-qiang.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2019(04)
[3]   金沙江“10·10”白格堰塞湖溃坝洪水反演分析 [J].
陈祖煜 ;
张强 ;
侯精明 ;
王琳 ;
马利平 .
人民长江, 2019, (05) :1-4+19
[4]   2018年10月和11月金沙江白格两次滑坡-堰塞堵江事件分析研究 [J].
许强 ;
郑光 ;
李为乐 ;
何朝阳 ;
董秀军 ;
郭晨 ;
冯文凯 .
工程地质学报, 2018, 26 (06) :1534-1551
[5]   初始含水率及人工干预对堰塞坝溃决影响试验研究 [J].
刘杰 ;
颜婷 ;
周传兴 ;
陈伟 .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38 (03) :60-67
[6]   堰塞坝稳定性评价方法及灾害链效应研究进展 [J].
年廷凯 ;
吴昊 ;
陈光齐 ;
郑德凤 ;
张彦君 ;
李东阳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8, 37 (08) :1796-1812
[7]   高效高精度水动力模型在洪水演进中的应用研究 [J].
侯精明 ;
李桂伊 ;
李国栋 ;
LIANG Qiuhua ;
支再兴 .
水力发电学报, 2018, 37 (02) :96-107
[8]   不同颗粒级配条件下堰塞坝溃决特征试验研究 [J].
王道正 ;
陈晓清 ;
罗志刚 ;
陈华勇 ;
赵万玉 .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16, (05) :827-833
[9]   滑坡堰塞坝稳定性研究综述 [J].
王云南 ;
任光明 ;
夏敏 ;
周英文 ;
邱俊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6, 27 (01) :6-14
[10]  
Experimental study of breach process of landslide dams by overtopping and its initiation mechanisms[J]. 杨阳,曹叔尤,杨克君,李文萍.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