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局部脑皮层血流量及脑水肿观察
被引:3
作者:
王中,周岱
机构:
[1] 苏州医学院附一院神经外科
来源:
关键词:
大鼠;SAH;局部脑皮层血流量;脑水肿;
D O I:
10.19845/j.cnki.zfysjjbzz.1995.06.001
中图分类号:
R743.35 [蛛网膜下腔出血];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本文研究了大鼠SAH后局部脑皮层血流量及脑组织中H2O、Na+、K+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SAH后30min双侧大脑半球的脑血流量明显下降(P<0.01),1h下降至最低点,约为注血前的36%~38%,双侧大脑半球无明显区别,以后脑血流量部分恢复,低血流量状态维持48h以上,一周恢复正常。提示可能有急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SAH后4h脑组织中水含量才明显增加(P<0.01),48h达到高峰,Na+的变化与水含量一致,说明有脑水肿的发生,但脑水肿出现的时间及高峰明显迟于脑血流的降低,提示SAH后脑水肿的发生、发展是脑血流量降低的继发性病理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322 / 324+379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