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操队、举重队备战、参赛北京奥运会的心理训练

被引:17
作者
丁雪琴 [1 ]
殷恒婵 [2 ]
卢敏 [2 ]
郑猛 [3 ]
许小冬 [4 ]
机构
[1]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2] 北京师范大学
[3] 河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4] 北京体育大学
关键词
心理训练; 生物反馈; 心率变异性; 比赛对策库; 心理压力;
D O I
10.13297/j.cnki.issn1005-0000.2009.01.005
中图分类号
G832 [竞技体操]; G884 [举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高水平运动比赛的成功发挥除了坚实的训练水平之外,还取决于竞技心理水平的高低。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体操和举重健儿发挥出色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教练员和运动员都认为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在此次奥运会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对中国体操队、举重队北京奥运会备战、赛前的心理准备情况进行总结,并展示相关实际案例,以期为高水平运动员大赛心理准备研究提供实践经验,为心理学工作者对运动队提供心理学帮助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定量体育运动后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特征 [J].
张丽娟 ;
刘丽敏 ;
谢燕 ;
虞芬 ;
张茂先 .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08) :138-139
[2]   田径大赛中的“克拉克现象” [J].
李益群 .
体育科学, 1988, (04) :28-31+94
[3]  
优秀运动员心理训练实用指南.[M].张忠秋; 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4]  
体育运动心理学导论.[M].季浏; 张力为; 姚家新; 著.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