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通边缘前陆盆地动力层序地层学

被引:10
作者
赵玉光
许效松
刘宝
王君
机构
[1] 地矿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克拉通边缘,边缘前陆盆地,动力层序地层学,前陆挠曲变形体系域(FST),前陆塑性变形体系域(VST);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1 [动力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近几年对层序地层学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对上扬子地台西缘中三叠世拉丁期末和晚三叠世卡尼期周缘前陆盆地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提出了动力层序地层学。将边缘前陆盆地由盆缘逆冲断块向克拉通稳定边缘分为A区带和B区带(Posamentier等,1993)。在同一视海平面升降旋回周期内,A区带和B区带的视海平面旋回截然不同。A区带构造沉降速率大于全球海平面升或降速率,表现为视海平面的上升旋回,因此,沉积物容纳空间主要由盆缘冲断块的逆冲活动所制约。B区带与被动边缘背景类似。由此,提出了A区带动力层序由前陆挠曲变形体系域(FST)和前陆塑性变形体系域(VST)组成。由FST→VST反映了沉积物容纳空间不断增大的过程,指示了盆山转换系统的发生、发展的历史,反映了盆转山—山控盆的动力层序地层的构成特色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Depositionalhiatusandenvironmentalchange-importantfactorsinsequencestratigraphy. Schalager,W. Sedi.Geo .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