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热解生物质废弃物的研究

被引:12
作者
商辉 [1 ]
路冉冉 [1 ]
孙晓锋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海油能源发展监督监理技术公司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微波加热; 生物质热解; 生物油;
D O I
10.13941/j.cnki.21-1469/tk.2011.03.019
中图分类号
TK6 [生物能及其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0703 ;
摘要
利用微波热裂解生物质废弃物,使其转化为可直接利用的能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处理工艺。运用自行研发的单模谐振腔微波设备对生物质废弃物进行热解反应试验,考察了微波功率、反应时间、含水率和物料粒径对木屑热解的影响,得到较优的反应工艺条件:微波功率为2.0 kW,反应时间为8 min,含水量为20%,物料粒径为0.5~0.8 mm。分析研究了固、液、气3种热解产物:固体产物(炭)的性质得到了改善;生物油主要是芳香烃类化合物和呋喃类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热解气体产物主要为CO,CO2,甲烷等,热值相对较高。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微波热裂解木屑的基础研究 [J].
商辉 ;
KINGMAN Sam ;
ROBINSON John .
生物质化学工程, 2009, 43 (06) :18-22
[2]   生物质快速热解技术现状及展望 [J].
李晓娟 ;
常建民 ;
范东斌 .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 2009, (01) :7-9
[3]   生物质能转化利用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J].
高荫榆 ;
雷占兰 ;
郭磊 ;
谢何融 ;
陈才水 .
江西科学, 2006, (06) :529-533+544
[4]   生物质制取液体燃料技术发展趋势与分析 [J].
郑冀鲁 ;
朱锡锋 ;
郭庆祥 ;
朱清时 .
中国工程科学, 2005, (04) :5-10
[5]   中国能源的现状 [J].
付融冰 ;
张慧明 .
能源环境保护, 2005, (01) :8-12
[6]   中国能源现状分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J].
史立山 .
可再生能源, 2004, (05) :1-4
[7]   生物质能利用附视频 [J].
张无敌 ;
董锦艳 ;
宋洪川 ;
孙世中 .
太阳能, 2000, (01) :6-7
[8]  
竹废料微波裂解及其产物性质的研究.[D].罗爱香.南昌大学.2007, 06
[9]  
生物质热裂解制取生物油的试验研究.[D].刘艳阳.吉林农业大学.2005, 03
[10]  
Fundamentals; kinetics and endothermicity of the biomass pyrolysis reaction.[J].Manon Van de Velden;Jan Baeyens;Anke Brems;Bart Janssens;Raf Dewil.Renewable Energy.200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