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地区合作:从地区认同的构建到地区主义的形成

被引:4
作者
汪长明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
关键词
南亚地区合作; 地区认同; 地区主义; 合作安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15 [国际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冷战结束后,地理空间的认同取代了意识形态的认同,地区合作成为各国谋求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手段和行动取向之一。由于历史和地缘政治的因素,南亚地区的两个大国印度和巴基斯坦一直没有实现关系正常化,阻碍了地区合作的进展。推进南亚地区合作,需要建立稳定的印巴关系,推进制度化建设,进行互信建设,以培育地区认同。合作安全应当是南亚地区合作的基本范式,能否实现其合作安全主要取决于印度对自身在南亚的身份定位及对参与南亚地区合作自我意识的建立。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1+132 +13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东盟“合作安全”问题论析 [J].
王光厚 .
学术探索 , 2004, (07) :74-79
[2]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历史与未来 [J].
孙建波 .
南亚研究季刊, 2003, (01) :29-33+1
[3]   地区主义与民族主义 [J].
庞中英 .
欧洲, 1999, (02) :40-46
[4]  
国际战略与国家安全研究[M].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何兰主编, 2005
[5]  
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M]. 世界知识出版社 , (美)詹姆斯·多尔蒂, 2003
[6]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亚历山大·温特(AxexanderWendt)著, 2000
[7]  
Regionalism and Asia[J] . Peter J. Katzenstein.New Political Economy . 200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