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杀戏与戏杀看刑场与戏场的异质同构性——略论现当代小说中的杀戮主题

被引:2
作者
曾令霞
机构
[1] 佛山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看客; 杀戏; 行刑者; 戏杀; 刑场; 戏场; 异质同构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I207.42 [新体小说];
学科分类号
050106 ;
摘要
中国的酷刑史造就了两类特殊人群:行刑者与看客。由于杀戮示众具有表演性,看客就将行刑者的身份转变成戏子,将杀戮看作"杀戏",一场杀戮就是一场戏:在"行刑者-受刑者-看客"这一链条上,于看客而言,杀戮是杀戏;于行刑者而言,杀戮是戏杀;而受刑者则是被杀戮裹挟进戏场的戏子。刑场与戏场也因此有了异质同构的特征。在中国现当代小说史上,深刻表现"杀"与"被杀"现象的有鲁迅、沈从文、莫言等作家,他们的相关作品形成了现当代小说中极为独特的杀戮主题。作家们分别选取"行刑者-受刑者-看客"这一链条上的不同对象加以表现,借此,鲁迅声张启蒙理念,沈从文关注宗教意识,莫言则挖掘历史症结。
引用
收藏
页码:192 / 19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看客与戏子的双重批判——论鲁迅启蒙观、文艺大众化理念与戏台文化之关系 [J].
曾令霞 .
天府新论, 2013, (01) :143-147
[2]  
文学与我们的时代.[J].莫言;.中国作家.2012, 14
[3]  
中国传统戏剧.[M].(德) 顾彬;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  
檀香刑.[M].莫言; 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
[5]  
暴风雨前.[M].李劼人;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6]  
元杂剧与小说关系研究.[M].徐大军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7]  
乡土中国.[M].费孝通著;.北京出版社.2005,
[8]  
北京法源寺.[M].李敖; 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4,
[9]  
20世纪中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M].王本朝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10]  
丰富的痛苦.[M].钱理群著;.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