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广山岩体内中基性岩脉的成因初探——Sr、Nd、O同位素证据

被引:35
作者
李献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分部 广州
关键词
中基性岩脉; Sr; Nd; O同位素; 幔源岩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在南岭地区花岗岩演化系列末期,煌斑岩、辉绿岩和闪长岩等中基性岩脉的发育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然而,对这些中基性岩脉的成因长期以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即花岗岩浆分异成因和幔源成因两种观点。事实上,对这些中基性岩脉的研究远不如本区花岗岩研究那么深入。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已开始注意到,对这些产在花岗岩体内(某些延伸到地层)的中基性岩脉的研究不但具有重要的岩石学意义,而且有助于探讨南岭地区大地构造演化、铀矿床成因等重要地质问题。本文将通过Sr、Nd、O同位素体系研究,对诸广山岩体内中基性岩脉的成因进行初步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1247 / 124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大陆与大洋地幔Nd-Sr-Pb同位素特征与三组份混合-四体系再循环模式 [J].
朱炳泉 ;
刘北玲 ;
李献华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89, (10) :1092-1102
[2]   粤北贵东岩体内基性岩脉的成因研究 [J].
王学成 ;
饶冰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9, (01) :120-131+135
[3]   福建省白垩纪岩浆岩Nd、Sr同位素研究 [J].
黄萱 ;
孙世华 ;
DePaolo D.J. ;
吴克隆 .
岩石学报, 1986, (02) :50-63
[4]   南岭诸广山花岗岩体的多次侵入活动和某些地球化学特征 [J].
王联魁 ;
张玉泉 ;
刘师先 .
地球化学, 1975, (03) :189-201
[5]  
华南地区古大陆边缘构造史[M]. 武汉地质学院出版社 , 王鸿祯等主编,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