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哈盆地鲁克沁构造带稠油降解特征及稠变机制

被引:17
作者
苏传国
机构
[1] 中油吐哈油田分公司新疆哈密
关键词
稠油; 生物降解; 稠变机制; 鲁克沁构造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22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鲁克沁构造带原油密度大、粘度高 ,但降解程度相对较低 ,多属于中、低降解程度原油。古构造背景、断层发育程度及油藏内部连通性直接控制着不同区块原油的降解程度 ,呈现东强西弱、上油组降解程度强而下油组降解程度较弱的特点。源岩低、中演化阶段生烃及成藏后期持续的浅埋 ,造成原油轻质组分散失、生物降解等 ,是本区原油稠变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3 / 5+96 +9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吐哈盆地鲁克沁构造带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油气运聚 [J].
袁明生 ;
李华明 ;
苏传国 .
新疆石油地质, 2000, (04) :266-269+344
[2]   吐哈盆地鲁克沁弧形带油气成藏条件 [J].
涂小仙 ;
梁浩 ;
黄卫东 .
新疆石油地质, 1998, (06) :20-23+87
[3]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稠油生物降解特征 [J].
王屿涛 .
沉积学报, 1994, (01) :81-88
[4]  
中国非常规油气地质[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关德师等著,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