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模糊理论在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评价中应用

被引:8
作者
苏贵芬
许模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地质构造; 灰色模糊理论; 变形参数; 定量评价;
D O I
10.13199/j.cst.2009.10.102.sugf.018
中图分类号
TD163 [矿井地质];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矿井地质构造是煤矿开采地质条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直接关系到煤矿的安全生产。为了了解矿井的地质构造,选取了褶皱平面变形系数、断裂分维值、断层密度、断层强度4个变形参数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灰色模糊理论定量评价对临涣矿7煤层的构造复杂程度进行了分析,划出7煤层的构造分区带。实践表明,现实揭露的开采情况与评价结果一致,为矿井的高效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和有效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99+104 +10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的构建及应用 [J].
李立新 ;
刘琳 ;
王强 .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577-580
[2]   矿井地质构造定量评价模型探讨 [J].
周云霞 ;
曹代勇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1, (02) :16-19
[3]   煤层底板构造复杂程度定量评价 [J].
马贺平 ;
马君龙 .
中国煤田地质, 1998, (S1) :59-60+73
[4]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矿井构造复杂程度定量评价中的应用 [J].
王生全 .
西北地质, 1997, (01) :44-48
[5]   分维──评价矿井断裂复杂程度的综合性指标 [J].
徐志斌,谢和平,王继尧 ;
不详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1996, (03) :11-15
[6]   矿井地质条件分类中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J].
门桂珍 ;
雷宝林 ;
萨贤春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1, (03) :17-23+71
[7]  
矿井构造预测[M]. 煤炭工业出版社 , 王桂梁等著,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