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秆黑潜蝇Melanagromyza sojae(Zehnter)田间分布型与抽样方法的初步研究

被引:4
作者
夏基康
王振荣
黎正宇
机构
[1] 南京农学院昆虫教研组
[2] 南京农学院昆虫教研组 江苏省灌云县植保站
[3] 江苏省灌云县植保站
关键词
负二项式分布; 初步研究; 夏大豆; 夏作大豆; 抽样理论; 抽样方法; Melanagromyza sojae; Zehnter; 分布型; 豆秆黑潜蝇; 抽样单位; 扩散型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79年7月20—22日、8月10—12日、9月10—12日分别从9、8、5块大豆田,应用分层随机抽样法进行豆秆黑潜蝇田间分布型调查。按豆田大小分別规划出各包括5至16个小区的区组。区组面积为20×100M 至100×100M。每小区面积为25×25M(个别田的小区为20×20M)。在每小区内随机抽样4点,每点两排,每排5株。每区组抽样320株(8×40) 至640株(16×40)(个别田为5×40株)。将豆株携回室内进行剥查。所获资料应用电子计算器(Casio fx—140)进行频次分布适合性测定。7月代的低密度虫口符合潘松分布,而8月、9月高密度虫口符合负二项分布与核心分布。样点含量大小以及豆株不同部位的虫口数影响样本的分布。一些扩散型指数(如 Ca、I、L)以及平均拥挤度与平均数的回归关系在本文中应用并加以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棉铃虫田间分布型及在实践中的应用——1.棉铃虫的田间分布型及着卵株率与百株卵量的关系[J]. 袁锋,汪世泽,魏建华.植物保护学报. 1979(01)
[2]   东亚飞蝗分布型的研究及其应用 [J].
丁岩钦 ;
李典谟 ;
陈玉平 .
昆虫学报, 1978, (03) :243-259
[3]   螟害调查取样方法的比较研究 [J].
邬祥光 .
植物保护学报, 1963, (02) :141-148
[4]   稻田三化螟集团分布的初步调查及其在实用上的意义 [J].
尹汝湛 ;
赵善欢 ;
王鉴明 .
昆虫学报, 1954, (04) :337-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