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一次远距离台风持续性暴雨的成因分析

被引:9
作者
郭大梅
刘瑞芳
侯建忠
李萍
机构
[1] 陕西省气象台
关键词
台风; 温湿能; 湿位涡; 条件性对称不稳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MICAPS实况观测、卫星云图TBB、地面气象自动观测资料,对2010年7月16—18日陕西一次持续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大陆高压,副热带高压稳定维持使得两高之间低值系统稳定少动,宽广的低压底部不断有短波槽携带冷空气东移南下,与两高之间的低值区合并,Conson台风在登陆和减弱的过程中在南海及附近地区维持较长的时间,低层从台风东侧至陕西建立了温湿能通量的能量输送通道,把台风东侧的温湿能沿副热带高压外围偏南风向陕西输送,暴雨位于低层温湿能等值线密集处;条件性对称不稳定与对流不稳定是此次暴雨发展与维持的重要机制,高层湿位涡大值区向下伸展,对暴雨起到增幅的作用。暴雨产生在地面湿静力温度线密集区略偏向于高能中心一侧。
引用
收藏
页码:325 / 33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0808”号台风残留引发特大暴雨成因分析 [J].
谢义明 ;
胡玉玲 ;
沙维茹 ;
朱建国 ;
杨柳 .
气象科学, 2011, 31 (01) :61-66
[2]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M]. 气象出版社 , 朱乾根 编, 1981
[3]   湿位涡和倾斜涡度发展 [J].
吴国雄,蔡雅萍,唐晓菁 .
气象学报, 1995, (04) :387-405
[4]   对流对称不稳定的发展演变和环流特征 [J].
程艳红 ;
陆汉城 .
热带气象学报, 2006, (03) :253-258
[5]   强迫流与不稳定流的相互作用 [J].
程艳红 ;
陆汉城 .
大气科学 , 2006, (04) :609-618
[6]   台风活动对陕西重大洪灾事件影响的综合分析 [J].
侯建忠 ;
张弘 ;
李明娟 ;
慕建利 ;
吴林荣 .
气象, 2010, 36 (09) :94-99
[7]   江苏一次大暴雨高低空急流的数值研究 [J].
濮梅娟 ;
张雪蓉 ;
夏瑛 .
气象科学, 2010, 30 (05) :631-638
[8]   辽宁2008年3场暴雨对比分析 [J].
孙欣 ;
陈传雷 ;
赵明 ;
贾旭轩 ;
吴晓峰 .
气象科学, 2010, 30 (06) :881-888
[9]   急流在梅雨期持续暴雨过程中的作用 [J].
赵娴婷 ;
魏建苏 ;
朱定真 .
气象科学, 2011, 31 (02) :211-216
[10]   一次华南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中尺度对流系统形成发展机制 [J].
张旭斌 ;
张熠 .
气象科学, 2011, 31 (02) :1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