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流动渔船民血吸虫病防治措施的研究Ⅱ渔船民粪便管理为主的综合措施控制血吸虫病的效果
被引:30
作者:
高扬
[1
]
孙乐平
[2
]
吴红辉
[3
]
杨军
[1
]
洪青标
[2
]
田增喜
[3
]
马玉才
[4
]
唐明亮
[5
]
黄轶昕
[2
]
梁幼生
[2
]
胡晓抒
[3
]
机构:
[1] 江苏省扬州市人民政府血吸虫病地方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 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
[3] 江苏省人民政府血吸虫病地方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4]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 江苏省仪征市人民政府血吸虫病地方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来源: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流动渔船民;
渔船民集散地;
无害化公厕;
综合措施;
粪便管理;
D O I:
10.16250/j.32.1374.2009.04.024
中图分类号:
R532.21 [血吸虫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评价流动渔船民粪便管理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对控制血吸虫病的效果,为实施传染源控制策略提供有效防治措施。方法收集记录对策实施情况,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每年对渔船民集散地采用系统抽样法进行螺情调查,并对渔船民进行病情调查,比较对策实施前后集散地螺情指标和渔船民病情指标变化趋势以及扬州市血吸虫病疫情变化。结果2006~2008年在扬州市53个渔船民集散地建造三格式无害化公厕103座,对22处集散地实施了安全用水,发放粪便收集容器1907只,发放防蚴霜8159支,开展集散地药物灭螺2316.74hm2,渔船民查病9698人次,2006年淘汰处理耕牛91头。2005~2008年共捕获解剖钉螺40434只,发现感染性钉螺36只,各年查出感染性钉螺面积分别为55.11、9.00、9.00hm2和2.00hm2,钉螺感染率为0.133%、0.132%、0.052%和0.035%,4年共开展渔船民查病11680人次,查出粪检阳性15例,各年渔船民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0.36%、0.08%、0.14%和0。对策实施3年后,集散地感染性钉螺面积、钉螺感染率和渔船民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下降了96.37%、73.77%和100%。全市感染性钉螺面积、钉螺感染率和居民血吸虫病患病率分别由110.03hm2、0.111%和0.13%下降到4.00hm2、0.012%和0.03%,分别下降了96.36%、89.19%和76.92%。结论在全面实施"以机代牛"的沿江地区,实施渔船民粪便管理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能够逐步控制血吸虫病流行。
引用
收藏
页码:262 / 266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