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数字人文”研究状况及意义

被引:34
作者
陈静
机构
[1] 南京大学高研院数字人文创研中心
关键词
数字人文; 知识生产转型; 数字人文学者; 实践性;
D O I
10.14112/j.cnki.37-1053/c.2018.07.008
中图分类号
H087 [数理语言学];
学科分类号
050211 ;
摘要
2009年以来,"数字人文"作为一个舶来概念进入中国学界。如果说"数字人文"是一套提出、重新定义和回答学术问题的新智能办法,用以回答已经存在的人文议题或提出新的议题,那么在"数字人文"概念被翻译到中国之前,中国早已有了数字人文,主要出现在计算语言学、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学术专题数据库、图书馆或者商业主导的数据库/档案库等。当下数字人文研究的意义体现在:为人文研究提供新的数字研究路径与方法,从"基础数据"的层面实现真正的跨学科协同,以"实践性"的方式塑造新一代数字人文学者等。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方法创新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M].全国高校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研究会; 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