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C和MMPs在实验性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及丹参的作用机制

被引:10
作者
王川怡
张怀勤
章义利
周浩
李上共
徐力辛
机构
[1]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浙江温州,浙江温州,浙江温州,浙江温州,浙江温州,浙江温州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动脉硬化; 蛋白激酶C; 丹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63 [病理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104 ;
摘要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蛋白激酶C(PKC)在MMPs表达中的作用及丹参注射液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M组)、丹参注射液组(D组),检测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主动脉PKC、MMPs的表达,结合光镜、透射电镜等方法综合评价。结果①血脂各成分含量M组和D组显著高于C组(P<001);D组低于M组(P<001)。②PKC、MMP-2、MMP-9的表达M组明显高于C组(P<001);D组显著低于M组(P<001)。PKC与MMP-2、MMP-9的表达存在正相关。③光镜下M组动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中膜平滑肌增厚,并有钙化、坏死;D组病变较轻。④电镜见M组胶原纤维明显增多,排列紊乱,平滑肌细胞坏死,内皮细胞大部分脱落;D组改变较轻。结论①MMPs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②PKC信号转导途径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其激活可能是MMPs表达的上游机制。③PKC、MMPs活性的降低可能是丹参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2 [J].
郝锋 ;
于金德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03, (06) :13-16
[2]   丹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J].
林琦 ;
陆金国 .
山西中医, 2002, (04) :56-58
[3]   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骨桥蛋白基因在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的表达 [J].
许丽辉 ;
韩梅 ;
温进坤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1, (01) :41-42
[4]   一种快速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实验方法 [J].
温进坤 ;
韩梅 ;
杜玮南 ;
高社军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1, (01) :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