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合剂对急性心梗大鼠心肌bFGF表达及血管新生的影响

被引:3
作者
祝光礼
陈启兰
陈铁龙
方伟
祝春燕
机构
[1]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广兴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
大鼠; 心肌梗死; 冠心合剂; 促血管新生;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观察冠心合剂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表达及血管新生作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65只,除假手术组8只外,其余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造模成功40只。随机分为冠心合剂大、中、小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模型组,各8只。造模后冠心合剂治疗组应用相应剂量冠心合剂灌胃,阳性对照组结扎后立即在结扎处周围喷洒1揿bFGF(125AU),术后5天皮下注射肝素1 250 U/kg 1次;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每天给予同等体积蒸馏水灌胃。术后2周处死各组大鼠,取心脏标本,HE染色,免疫组化方法显微镜下定量分析心肌bFGF蛋白表达,并根据VIII因子染色结果计算缺血心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冠心合剂治疗组及阳性对照组大鼠心肌bFGF蛋白表达与新生微血管密度显著增加,明显高于模型组和假手术组(P<0.01);随冠心合剂剂量的增加,心肌梗死面积逐渐减小,心肌bFGF蛋白水平相应升高,心肌梗死边缘微血管密度逐渐增大;冠心合剂大剂量组疗效与阳性对照组相似(P>0.05)。结论:冠心合剂可以增加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梗死区心肌bFGF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密度,同时减少梗死面积,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冠心合剂促AMI大鼠血管新生的机制可能与增加心肌bFGF蛋白表达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758 / 761+750 +75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人脐血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大鼠血管新生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血管生成素-1表达的影响 [J].
赵林 ;
王雷 ;
贾三庆 ;
张宇晨 ;
李贵华 ;
李虹伟 ;
顾复生 .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7, (06) :338-342
[2]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与FGF的血管新生作用 [J].
王乐民 ;
杨林 ;
魏林 .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0, (01) :23-26
[3]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制作大鼠心肌梗死模型 [J].
刘涛 ;
王伟 ;
赵明镜 ;
王硕仁 ;
杨叔禹 .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09, 29 (02) :120-123
[4]   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 can be used to assess the microvascular response to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121 [J].
Villanueva, FS ;
Abraham, JA ;
Schreiner, GF ;
Csikari, M ;
Fischer, D ;
Mills, JD ;
Schellenberger, U ;
Koci, BJ ;
Lee, JS .
CIRCULATION, 2002, 105 (06) :759-765
[5]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 an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immunostaining in rat brain after cerebral postischemic reperfusion [J].
Martinez, G ;
Di Giacomo, C ;
Sorrenti, V ;
Carnazza, ML ;
Ragusa, N ;
Barcellona, ML ;
Vanella, A .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RESEARCH, 2001, 63 (02) :13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