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保育的重要性及其恢复重建策略

被引:10
作者
曹福祥
祁承经
喻勋林
徐庆军
曹基武
徐永福
机构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关键词
植物学; 中国中部; 常绿阔叶林; 生态恢复;
D O I
10.14067/j.cnki.1673-923x.2010.11.016
中图分类号
S792 [阔叶乔木];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对我国中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业发展的重要性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论述,包括常绿阔叶林的植物地理学特征;植物区系和植物群落学特点;生态服务功能及与其它植被类型的比较等。同时引证了常绿阔叶林恢复和重建的各种理论根据及各地生态恢复实例。进而,对我国中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恢复和重建提出了初步的策略和技术路线。结论认为,针对我国南方现不断频发的各种生态灾情出发,常绿阔叶林保育、恢复和重建确系我国亚热带生态保护和林业发展的根本大计,此大计应作为一战略目标和国策提出。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城市近自然园林的理论基础与营建方法 [J].
杨玉萍 ;
周志翔 .
生态学杂志, 2009, 28 (03) :516-522
[2]   马尾松林下栽植闽粤栲对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影响 [J].
樊后保 ;
刘文飞 ;
苏兵强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8, (05) :610-615
[3]   中国南部天然常绿阔叶林的地上生物量、净初级生产力、养分分布和养分利用效率 [J].
長山泰秀 ;
李昌华 ;
片桐成夫 ;
岩坪五郎 .
江西林业科技, 2005, (S1) :17-24
[4]   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生物量研究(Ⅰ)群落结构及主要组成树种生物量特征 [J].
杨同辉 ;
达良俊 ;
宋永昌 ;
杨永川 ;
王良衍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5, (04) :363-369
[5]   常绿阔叶林的可持续经营 [J].
詹有生 ;
钱卫民 .
江西林业科技, 2005, (03) :11-14+18
[6]   湖南省森林植被的碳贮量及其地理分布规律 [J].
焦秀梅 ;
项文化 ;
田大伦 .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5, (01) :4-8
[7]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恢复生态学 [J].
任海 ;
彭少麟 ;
陆宏芳 .
生态学报, 2004, (08) :1760-1768
[8]   生态型绿化法在上海“近自然”群落建设中的应用 [J].
达良俊 ;
杨永川 ;
陈鸣 .
中国园林, 2004, (03) :41-43
[9]   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生物量及水源特征研究 [J].
黄政 .
防护林科技, 2004, (01) :6-7+26
[10]   森林植被恢复的理论和实践:用乡土树种重建当地森林——宫胁森林重建法介绍 [J].
王仁卿 ;
藤原一绘 ;
尤海梅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2, (S1) :13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