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光质下生长的满江红叶绿体和共生者满江红鱼腥藻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研究

被引:5
作者
宋云
唐崇钦
匡廷云
段续川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光合作用室,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光合作用室,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光合作用室,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光合作用室
关键词
满江红鱼腥藻; 光质; 光谱成分; 叶绿体; 质体; 吸收光谱; 红光; 荧光光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测定了不同光质下培养的满江红的叶绿体和满江红鱼腥藻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吸收光谱表明:对于前者叶绿体,红光和蓝光比白光和绿光更有利于Chl a的形成。对于后者光对其色素的影响比叶绿体更为敏感。在白光下其胆藻素含量最高,在红光下P330含量最高,依次为蓝光、白光、绿光;而类胡萝卜素相对稳定。荧光发射光谱表明:红光下培养的满江红的叶绿体PS Ⅱ荧光发射最强,蓝光、白光、绿光依次减弱。这与我们在电镜下观察到叶绿体膜垛叠的结果是一致的。而在满江红鱼腥藻中,不同光质下的差异与叶绿体不同。从荧光光谱和类囊体膜垛叠的分析表明,我们从另一方面支持了Arntzen等(1977)关于系统Ⅱ颗粒主要分布在基粒膜上的观点。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Govindjee, 1970a.Low temperature (4-77°K) spectroscopy of anacystis;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energy transfer efficiency. Cho,F.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