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地区熊耳群火山岩钠长石化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5
作者
韩以贵
张世红
白志达
董进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熊耳群; 钠长石化; 电子探针; 豫西;
D O I
10.19719/j.cnki.1001-6872.2006.01.008
中图分类号
P588.14 [喷出岩(火山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豫西地区熊耳群火山岩的钠长石化进行镜下观察发现:熊耳群火山岩中的长石有交代作用的痕迹,对长石的电子探针测试结果显示熊耳群中性火山岩中的长石几乎均为钠-更长石,且钠长石占绝对优势,酸性岩中均为较纯净的钠长石(A b97),这些钠-更长石是岩石遭受普遍钠长石化的结果。通过熊耳群与后期中基性侵入体的对比,揭示熊耳群火山岩的钠长石化的形成与熊耳群的喷发近于同期,可能主要是岩浆期后蚀变作用所造成,熊耳群喷发晚期海水的灌入可能也对钠长石化有所贡献。蚀变作用导致了熊耳群火山岩碱质(N a2O+K2O)偏高,其原岩可能为玄武安山岩-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组合。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the Tieluping silver-lead deposit, Henan, China: A case study of orogenic silver-dominated deposits and related tectonic setting[J] . Yan-jing Chen,Franco Pirajno,Ying-hui Sui.Mineralium Deposita . 2004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