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地塘天然油松锐齿栎林细根生物量及其空间变化

被引:10
作者
刘建军
王得祥
雷瑞德
吴钦孝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陕西杨陵 日本筑波大学生物科学系日本筑波
[3] 陕西杨陵
关键词
细根; 生物量; 油松; 锐齿栎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56 [];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火地塘林区天然油松纯林、锐齿栎纯林和油松锐齿栎混交林的活细根生物量平均为5.583、9.421、8.46t·hm-2;死细根生物量为1.433、3.385、1.885t·hm-2。随着年龄、海拔、坡位等的不同,细根生物量也表现出规律性的变化:①油松在10~30a之间随年龄的增长活细根的生物量增加较快,细根的生物量占根系总生物量的17%~28%;到60a以后细根生物量增长缓慢,细根生物量占根系总生物量的比例下降,一般在8%~10%。锐齿栎林细根生物量和细根占根系总生物量的比例随林龄的变化规律与油松相同;②海拔1650m处油松林活细根生物量为5.490t·hm-2,死细根生物量为1.330t·hm-2,海拔1880m处分别为4.950t·hm-2和0.775t·hm-2。海拔1620m锐齿栎林活、死细根生物量为10.780t·hm-2和4.641t·hm-2;1890m处则分别为7.897t·hm-2和1.724t·hm-2;③在中下部油松林细根的生物量较最大,分别为6.555t·hm-2和6.859t·hm-2,在山脊和沟谷地带细根生物量较小,分别为5.045t·hm-2和4.383t·hm-2。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72 +7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秦岭林区天然油松、锐齿栎林细根周转过程与能态变化 [J].
刘建军 ;
王得祥 ;
雷瑞德 ;
吴钦孝 .
林业科学, 2002, (04) :1-6
[2]   秦岭火地塘林区主要森林类型的营养循环 [J].
张硕新 ;
雷瑞德 ;
刘广全 ;
党坤良 ;
尚廉斌 ;
张仰渠 .
西北林学院学报, 1996, (S1) :115-120
[3]   秦岭火地塘林区主要森林类型的现存量和生产力 [J].
陈存根 ;
彭鸿 .
西北林学院学报, 1996, (S1) :92-102
[4]   国外对树木细根的研究动态 [J].
单建平 ;
陶大立 .
生态学杂志, 1992, (04) :48-51+76
[5]  
Distribution of root biomass and length in Picea abies ecosystem under different immission regimes[J] . Milan Kodrík.Plant and Soil . 199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