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中公民意识的缺失与培养

被引:17
作者
陈联俊
机构
[1]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网络; 公民意识; 缺失; 培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22.1 [国民公德];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网络社会是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建立在当代信息网络技术平台上的人类交往实践活动的共同体。网络社会中公民意识的缺失表现在:公民主体身份意识迷茫、权利义务意识模糊、自由平等意识扭曲、民主法制意识虚幻、发展意识淡薄缺乏等。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公民自身、国家层面、社会环境、文化传统、技术发展等方面。可以考虑的培养路径有:公民网络社会身份的准确定位、网络社群组织的作用发挥、网络文化方向的教育引导、网络规范体系的逐步构建、网络环境治理的现实转化等。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国外网络社会研究的新突破——观点评述及对中国的借鉴 [J].
蔡文之 .
社会科学, 2007, (11) :96-103
[2]  
公民伦理观的历史源流.[M].周国文; 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3]  
公民身份的条件.[M].(英) 斯廷博根; 编.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4]  
何谓公民身份.[M].(英) 希特; 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5]  
公民道德论.[M].焦国成主编;.人民出版社.2004,
[6]  
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德)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
[7]  
道德原则研究.[M].(英)休谟(DavidHume)著;曾晓平译;.商务印书馆.2001,
[8]  
正义论.[M].(美)罗尔斯(Rawls;J.)著;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