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下游大豆地方品种群体农艺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

被引:25
作者
盖钧镒
马育华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遗传育种研究室,南京农业大学大豆遗传育种研究室
关键词
品种群体; 生育期; 产量; 数量性状; 大豆; 典型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数学); 农艺性状; 下游; 河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所研究的总体为江淮下游大豆地方品种群体,供试材料为78个品种组成的随机样本。所研究的17个农艺性状归成产量、产量因素、形态数量以及生育期等四组,产量与产量因素的典型相关高于与形态数量性状的相关,又高于与生育期性状的相关。产量因素与形态数量性状间的典型相关高于形态数量性状与生育性状间的,又高于产量因素与生育期性状间的相关。逐步回归及偏回归分析结果,产量因素间的相关与习惯上将大豆品种分为大粒型及多荚型相一致。对各组间及组内性状间的偏相关及遗传型简单相关结果也作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229 / 23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Moorthy, 1952, Heritable and nonheritable relationship and variability of oil content and agronomic characters in the F2 generation of soybean crosses. Weber. C. R. and B. R. Agronomy Journ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