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哲学的本性——关于“知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的争论之思考

被引:2
作者
杨思基
机构
[1] 聊城师范学院政治系!副教授山东聊城
关键词
哲学; 社会科学;
D O I
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00.04.002
中图分类号
B0 [哲学理论];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哲学是不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学说这一问题 ,是我们与告别“知识论哲学”的所谓“实践哲学”争论的核心或焦点问题。依笔者看 ,哲学世界观的抽象性并不妨碍哲学是一门具有知识性和科学性的学科 ,同时 ,哲学的知识性和科学性也并不妨碍它作为哲学。现代西方哲学并没有真正搞清哲学和科学知识的关系 ,并没有真正同传统哲学划清界限。认识和实践、知和行 ,是不能彼此割裂分离的 ,哲学不能从只解释世界的片面性错误极端走向不要认识的片面性错误极端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哲学的感觉 [J].
赵汀阳 .
社会科学战线, 1998, (06) :52-60
[2]   是唯物主义的科学实证还是人道主义的价值评价——有关马克思哲学本性的几个问题 [J].
丛大川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1998, (02)
[3]   论马克思哲学革命性变革的实质 [J].
丛大川 .
学习与探索, 1998, (01) :62-68
[4]   论马克思哲学的本质 [J].
俞吾金 .
学术界, 1998, (01) :1-11
[5]   超越哲学知识论立场 [J].
丛大川 ;
林琳 .
江海学刊, 1997, (06) :87-93
[6]   哲学与精神生活 [J].
周国平 .
东方艺术, 1997, (06) :13-15
[7]   论哲学的表征意义 [J].
孙正聿 .
社会科学战线, 1997, (03) :246-252
[8]   知识论哲学的谱系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影响 [J].
俞吾金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1997, (02) :9-18
[9]   一个或所有问题 [J].
赵汀阳 .
社会科学战线, 1997, (01) :70-78
[10]   寻找“意义”:哲学的生活价值 [J].
孙正聿 .
中国社会科学, 1996, (03) :11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