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吐哈盆地十红滩铀矿床控矿因素及找矿靶区研究
被引:10
作者
:
傅成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核工业研究所陕西咸阳
傅成铭
机构
:
[1]
核工业研究所陕西咸阳
来源
:
铀矿地质
|
2005年
/ 02期
关键词
:
十红滩铀矿床;
层间氧化带;
控矿因素;
找矿靶区;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619.14 [铀];
学科分类号
:
0709 ;
081803 ;
摘要
:
在分析了吐哈盆地十红滩铀矿床地质构造、含矿地层和水动力环境对层间氧化带和铀矿化控制作用的基础上, 笔者认为艾丁湖构造斜坡带、断块构造及次级断裂、褶皱是铀矿化定位的标志, 辫状河相砂体为层间氧化带和铀矿化提供了有利的空间, 层间承压水和地球化学环境的变异部位是成矿物质沉淀的重要场所, 据此对有利的成矿靶区进行了预测。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1
页数:7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