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识形态到公共精神——对新中国60年义务教育治理方式的政策考察

被引:14
作者
邵泽斌
张乐天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意识形态; 义务教育; 政策变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522.3 [义务教育];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国家观念是主导公共政策变迁的动力之一。"意识形态"作为国家观念的一种,是推动公共政策变迁的重要因素。主导义务教育治理政策变迁的国家观念应该是教育的公共精神。从义务教育治理的角度理解,"意识形态"具有"观念性、政治性和否定性"三个特征。公共性阙如的"意识形态"主宰着新中国成立到新世纪之前的义务教育治理变迁过程,并由此带来了义务教育的发展困境。基于此,新世纪的义务教育治理首先实现的是观念转轨,一系列有利于义务教育公共性实现的政策措施,让我们感受到了义务教育公共性回归的缕缕曙光。在当前,以"公共性观念"为导引,不断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依然是一项未竟的国家事业。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1+183 +183-184
页数:10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