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阶层与民事纠纷的解决——转型时期中国的社会分化与法治发展

被引:59
作者
程金华 [1 ,2 ]
吴晓刚 [3 ,4 ]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
[2] 耶鲁大学法学院
[3] 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
[4] 不详
关键词
社会阶层; 社会分化; 民事纠纷; 接近正义; 法治; 法律动员;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10.02.008
中图分类号
C912.2 [社会团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利用200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05),描述并分析中国人是否卷入民事纠纷并采取行动,以及如何行动的决定因素。我们特别关注的是社会阶层属性的影响力。研究表明,中国不同的社会阶层在对民事纠纷如何反应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统治精英相对来说更少依赖政府渠道而更多诉诸法律途径来解决纠纷。中下层社会阶层成员更多地信赖政府渠道,把日常纠纷诉诸政府。没有确凿证据表明"中产阶级"更多地利用法律解决民事纠纷。此外,教育也是决定人们如何对民事纠纷采取行动的重要因素:受过更多教育的人,更少把问题诉诸政府渠道而更多地把纠纷诉诸法律途径。基于这些经验研究,我们进一步探讨了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化的法律涵义,并认为对"中产阶级"兴起的法治意义应当抱谨慎的乐观态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51 / 179+245 +245-246
页数:3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