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沿海地区地面沉降问题思考

被引:19
作者
刘杜娟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杭州
关键词
中国沿海地区; 地面沉降; 成因机制; 影响因素;
D O I
10.16031/j.cnki.issn.1003-8035.2004.04.019
中图分类号
P642.26 [地面沉降];
学科分类号
0814 ;
摘要
中国沿海地区地面沉降主要发生在大河三角洲及沿海平原区。文章主要以我国两大沿海城市———上海及天津为例,分析和阐述了沿海地区发生地面沉降的机理以及影响地面沉降发生发展的诸多因素。指出,孔隙水承压含水层中抽取地下水将引起承压水位降低进而引起土颗粒承担的有效压力的增大,从而使土层压缩。影响沿海地区地面沉降的因素有新构造运动、全球海平面上升、软土地基自然沉降、过量抽取地下流体以及建筑施工造成的局部沉降等。文章认为,在诸多影响因素中,人类过量开采地下流体是导致地面沉降发生的主要原因,人类应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力争双赢。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天津地面沉降防治措施及效果 [J].
吴铁钧 ;
金东锡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1998, (02) :8-14
[2]   上海市近期地面沉降形势与对策建议 [J].
刘毅 ;
张先林 ;
万贵富 ;
韩庆德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1998, (02) :15-19
[3]   天津地区地面沉降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J].
王若柏,孙东平,耿世昌,韩月萍 .
地理学报, 1994, (04) :317-323
[4]   黄河长江珠江三角洲近30年海平面上升趋势及2030年上升量预测 [J].
任美锷 .
地理学报, 1993, (05) :385-393
[5]  
灾害地质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潘懋,李铁锋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