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遭遇文化转型——兼论人类学在走向世界之中的优势发展地位

被引:6
作者
赵旭东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关键词
人类学; “一带一路”; 文化转型; 世界之中; 民族学;
D O I
10.16601/j.cnki.issn1002-5227.2016.03.007
中图分类号
C912.4 [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摘要
世界意义上的文化转型体现在文化价值的重新塑造与选择,人口的流动性、迁移性以及散居性的增加,文化意义上的个体觉知远远超过于其他的觉知。作为他者存在的异文化的自我觉醒,以及一种文化的融合与分离的趋势的共同成长上,民族学的民族研究处理不好,其所造就的可能是相对一个国家而言的一个"危险的边疆",那么人类学的人类研究处理不好,那将造就的是一个直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危险的世界"。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7+52 +5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一带一路”观念对人类学文明研究的新拓展 [J].
赵旭东 .
思想战线, 2016, 42 (01) :18-25
[2]   线索民族志:民族志叙事的新范式 [J].
赵旭东 .
民族研究 , 2015, (01) :47-57+124
[3]   中国民族研究的困境及其范式转换——基于文化转型语境 [J].
赵旭东 .
探索与争鸣, 2014, (04) :29-35
[4]   从社会转型到文化转型——当代中国社会的特征及其转化 [J].
赵旭东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53 (03) :111-124
[5]  
“一带一路”.[M].赵可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6]  
力量转移.[M].(美)阿尔文·托夫勒(A.Toffler)著;刘炳章等译;.新华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