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铁器(公元前5世纪以前)的金相学研究

被引:32
作者
韩汝玢
机构
[1]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研究员
关键词
铁器文物; 器物; 遗址; 金相学; 块炼渗碳钢; 铁剑; 块炼铁; 中国早期;
D O I
10.13619/j.cnki.cn11-1532/k.1998.02.012
中图分类号
K875 [各种用品器物];
学科分类号
0601 ;
摘要
<正> 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自1974年开始在柯俊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物理、技术科学史专家)领导下,与各省、市文物考古工作者密切协作,对许多墓葬和遗址出土铁器进行了金相学研究,对于判断和了解古代各时期钢铁冶炼技术是很有效的。研究表明,中国在17世纪以前,至少有10项钢铁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表一)。随着我国田野考古工作的新进展,对于中国何时开始使用铁器,何时开始人工冶铁,早期铁器的冶金学特征等问题,金相学研究近年来有新的成果,值此《文物》月刊500期之际,特撰此文。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6
页数:10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