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林分密度效应研究

被引:118
作者
童书振
盛炜彤
张建国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关键词
杉木; 造林密度; 密度调控; 林分生长;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2002.01.011
中图分类号
S758.5 [林分测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该项试验共分 2个部分。 (1)造林密度试验 ,小区面积为 6 0 0m2 ,5个处理 ,即 16 6 7株·hm- 2(A)、3333株·hm- 2 (B)、4 983株·hm- 2 (C)、6 6 33株·hm- 2 (D)、996 7株·hm- 2 (E) ;(2 )造林密度调控试验 ,造林设计方法与造林密度试验相同 ,但在林分生长过程中 ,按密度管理图的密管线 0 5为标准进行间伐 ,间伐后保留密度要与临近的下一个初植密度较稀植的林分密度基本相同 ,两者进行比较。试验结果 :(1)造林密度试验 ,优势高、平均高、平均胸径均随年龄的增加而递增 ,随密度的增加而递减 ,优势高 9a、平均高 6a、平均胸径 5a ,密度间差异已达显著性水平 ;林分蓄积量则随年龄增加而递增 ,5  7a ,密度间差异显著 ,8  18a ,只有A密度与E、D密度差异显著 ;枝下高随密度、年龄的增加而递增 ,12a后 ,C、D、E密度间的差异很小 ;冠幅随密度的增加而递减 ,随年龄的增加而递增 ,9  10a后 ,各密度则随年龄增加而缓慢递减。 (2 )造林密度调控试验 ,同一指数级 ,间伐后的林分与其密度基本相同未间伐的林分比较 ,其优势高、平均高差异不明显 ;立木蓄积前者小于后者 ;总蓄积 (立木蓄积+间伐蓄积 )前者大于后者 ;同一指数级 ,初植密度不同的林分 ,间伐后与密度基本相同未间伐林分的蓄积百分比 ,初植密度大的大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杉木造林密度试验阶段报告
    Coordinated Group of Experiment on the Planting Density of Chinese FirAddress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ryCAF Beijing
    [J]. 林业科学, 1994, (05) : 419 - 429
  • [2] 杉木人工林收获模型系统的研究
    惠刚盈,盛纬彤,罗云伍,张校林,黄冬青
    [J]. 林业科学研究, 1994, (04) : 353 - 358
  • [3] 杉木不同密度造林试验研究
    阮瑞文
    窦永章
    [J]. 林业科学, 1981, (04) : 370 - 378
  • [4] 编制杉木林分密度管理图研究报告
    刘景芳
    童书振
    [J]. 林业科学, 1980, (04) : 241 - 251
  • [5] 林业发展趋势与丰产林经营 .2 沈国舫. 国家林业总局 .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