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高原高产玉米的产量形成

被引:3
作者
路季梅,李坤阳,俞炳杲,宋令荣,程在全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滇中高原;高产玉米;产量形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0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分析了滇中高产玉米的产量形成特点及其与高原气候生态环境的关系。滇中高产田块(13.5~16.6t/hm2)的产量结构为:每公顷株数67500~105000,每穗粒数550~670,千粒重250~320g,穗粒重0.18~0.2kg。滇中低纬度、高海拔的地理条件和受季风影响,形成了高原独特的气候生态环境,玉米生长期降水集中,气候温和平稳,夏无酷暑,太阳辐射强,日较差大。玉米的生育期特别是生殖生长期显著延长,有利于小花分化和大穗形成。株型紧凑,整齐度高,有利于增加种植密度。籽粒灌浆期处于高原雨季,日照时数偏少,气温偏低,光合速率和灌浆速度处于中等水平,但滇中玉米的灌浆期长,叶面积稳定期长,干物质总的积累水平较高,其千粒重偏低与籽粒总库容大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玉米高产开发原理与技术.[M].张起君等主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  
玉米生理.[M].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编著.农业出版社.1987,
[3]  
中国农林作物气候区划.[M].中国农林作物气候区划协作组编著;.气象出版社.1987,
[4]  
中国玉米栽培学.[M].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