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和Markov模型的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

被引:31
作者
郭碧云 [1 ,2 ]
张广军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密西根州立大学林业科学系
关键词
GIS; 模型;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Markov; 太仆寺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26 [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4 ;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为了研究人类活动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转化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该文以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太仆寺旗为例,运用RS和GIS技术对该区域近30a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景观格局空间变化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马尔可夫(Markov)模型对未来20 a土地利用变化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近30 a来,草地和农业用地面积在该研究区占居主导地位,并且它们之间发生着明显的相互转化。1975-1990年,草地主要向农业用地转移,1990-2004年农业用地主要转化为草地,草地面积增加;1975-2000年,研究区景观多样性升高,蔓延度指数下降,破碎化程度加剧;2000-2004年景观内优势斑块具有了很好的连接性,聚集度增大,整体景观格局破碎化程度降低;人为干扰强度的变化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具有重要作用,土地利用强度主要受人口数量以及国家土地利用政策的影响;在未来20a间农业用地面积会继续减小,草地、未利用土地面积将有小幅度降低,林地面积会显著增加。实行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利用生态系统自身的修复功能进行生态环境治理是该地区生态恢复的基本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291 / 298+403 +40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对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 [J].
刘军会 ;
高吉喜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9) :2016-2022
[2]   合肥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景观生态格局的影响 [J].
蒋旭东 ;
彭鹏 ;
李璞 ;
马众模 ;
杨艳平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8) :1227-1231
[3]   烟台沿海地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研究 [J].
刘贤赵 ;
王巍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10) :79-85+292
[4]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土壤侵蚀初步分析 [J].
吴全 ;
秦富仓 ;
王桂华 ;
周沛然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7, (09) :78-84
[5]   鄱阳湖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研究 [J].
陈文波 ;
郑蕉 ;
鄢帮有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4) :79-83
[6]   基于马尔可夫模型对徐州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研究 [J].
胡召玲 ;
张国成 ;
禚昌芬 ;
李海权 ;
赵昕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08) :2344-2345
[7]   基于马尔可夫模型的绿洲土地利用变化预测研究 [J].
张君 ;
刘丽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6, (04) :73-76
[8]   土地利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马尔可夫链统计性质分析 [J].
吴琼 ;
王如松 ;
李宏卿 ;
Juergen Paulussen ;
何永 ;
王碧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3) :3434-3437
[9]   利用马尔科夫过程预测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土地利用/覆被格局的变化 [J].
郭笃发 .
土壤, 2006, (01) :42-47
[10]   景观格局分析法与土地利用转换矩阵在土地利用特征研究中的应用 [J].
蔡为民 ;
唐华俊 ;
吕钢 ;
陈佑启 .
中国土地科学, 2006, (01) :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