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应用血吸虫病传播动力学时变模型优化防制对策的探讨
被引:6
作者:
卓尚炯
夏萌
吴昭武
刘启立
谢木生
董有方
梁逸曾
机构:
[1] 湖南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2] 岳阳市电子研究所
[3] 湖南大学
来源:
关键词:
血吸虫病;
裂体吸虫病;
地方病;
患病率;
流行强度;
疾病的社会效应;
易感地带;
同步化疗;
钉螺面积;
洞庭湖区;
流行区;
防制对策;
时变模型;
动力学;
D O I:
10.16250/j.32.1374.1990.03.00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报道了应用作者等建立的日本血吸虫病传播动力学时变模型,分析和模拟湖区各种流行条件和状况,预测和比较各种防制对策的效益所使用的方法和得到的结果。首次揭示了感染因素、污染因素与居民患病率之间的数量关系,说明减轻暴露频率将大幅度降低居民患病率;阐明了洞庭湖区血吸虫病流行强度有42个等级类型,其中有21个等级类型通过长期人、畜同步化疗可以阻断传播,另21个类型则需针对其具体的强度等级特点,采用其它相应对策,才能阻断传播;还证明秋季退水后化疗的效果较优于春季化疗;在益阳县曾明村这类传播强度较大的疫区,采用易感地带灭螺与同步化疗相结合的对策,坚持一个较长时期(9年以上),可以使传播趋于终止。 上述各种模拟结果均与现场调查资料基本吻合,说明此数学模型较真实地反映了洞庭湖区洲垸型、汊滩型和洲岛型流行区的传播动力学规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为优化防制对策、预测流行趋势、考核评价防治效果提供了一种良好的工具。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0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