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亚高山高山典型森林细根生物量及其碳储量特征

被引:8
作者
刘利 [1 ]
张健 [1 ]
杨万勤 [1 ]
汪明 [2 ]
薛樵 [2 ]
董生刚 [2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2] 四川省理县林业局
关键词
细根; 生物量; 典型森林; 碳储量;
D O I
10.16779/j.cnki.1003-5508.2008.01.002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细根在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解川西亚高山/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研究了川西亚高山/高山冷杉林(PFF)、20 a生和10 a生粗枝云杉林(SF20和SF10)以及红桦次生林(BF)的细根生物量及其碳储量。所有生态系统的细根生物量及碳储量均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递减,并与土壤剖面结构和物种有关。61.5%细根分布在0~20 cm层,13.3%和25.2%细根分布在有机层和深层土壤。由于表层土壤具有较高的养分含量,因而吸收根系分布在表层土壤有利于林木的生长发育。PFF、SF20、SF10和BF的细根生物量分别为1489 kg.hm-2、938 kg.hm-2、838 kg.hm-2、773 kg.hm-2,根系碳储量分别为0.775MgC.hm-2、0.469 MgC.hm-2、0.419 MgC.hm-2、0.387 MgC.hm-2。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长白山几种主要森林群落木本植物细根生物量及其动态 [J].
郭忠玲 ;
郑金萍 ;
马元丹 ;
韩士杰 ;
李庆康 ;
于贵瑞 ;
范春楠 ;
刘万德 ;
邵殿坤 .
生态学报, 2006, (09) :2855-2862
[2]   水分生态环境对刺槐细根垂直分布的影响 [J].
王迪海 ;
赵忠 ;
薛文鹏 ;
成向荣 .
水土保持研究, 2005, (05) :204-206
[3]   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细根分布及其周转的研究 [J].
杨丽韫 ;
李文华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 (02) :1-5
[4]   长白山不同生态系统地下部分生物量及地下C贮量的调查 [J].
杨丽韫 ;
李文华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2) :204-209
[5]   环境因子对树木细根生物量、生产与周转的影响 [J].
张小全 .
林业科学研究, 2001, (05) :566-573
[6]   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环境退化成因与治理途径探讨(以元谋段为例) [J].
杨万勤 ;
宫阿都 ;
何毓蓉 ;
宋光煜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1, (03) :37-40
[7]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纯林及其混交林细根分布、分解与养分归还 [J].
廖利平 ;
杨跃军 ;
汪思龙 ;
高洪 .
生态学报, 1999, (03) :54-58
[8]   林木根系生态研究综述 [J].
刘建军 .
西北林学院学报 , 1998, (03) :76-80
[9]   武夷山甜槠林细根生物量和生长量研究 [J].
李凌浩 ;
林鹏 ;
邢雪荣 .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4) :2-5
[10]  
森林土壤生态学[M].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杨万勤等,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