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背景下祁连山西部山区水循环要素的变化——以疏勒河干流上游山区为例

被引:11
作者
蓝永超 [1 ,2 ]
胡兴林 [1 ,3 ]
丁宏伟 [1 ,4 ]
喇承芳 [5 ]
宋洁 [5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内陆河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3] 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局
[4] 甘肃省地质矿产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5] 黄河水利委员会上游水文水资源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祁连山区; 疏勒河流域; 气候变化; 出山径流;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12.06.018
中图分类号
P343 [陆地水文学、水文地理学(水象学)];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根据祁连山区西部托勒气象站与疏勒河上游昌马堡水文站、鱼儿红雨量站的气温、降水、径流等观测数据,对近50年来疏勒河山区流域气温、降水、径流等水循环要素的变化特征与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祁连西部山区年平均气温呈持续上升的态势,并在1990年代中期后出现一个突变,突变后气温上升速率较突变前明显加快。从气温的季节变化上看,冬季升温的幅度明显大于其他各季,从气温的区域变化来看,中低山地带的气温升幅要大于中高山地带。分析结果还显示,祁连山区西部年降水量总体上亦呈增长的态势,但年际波动比较剧烈。少雨年主要在1990年代以前,多雨年在近20 a;从季节变化上看,夏季降水量变化比较稳定,增减趋势不明显,其他各季降水量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冬季降水量增幅明显。受降水与气温加速上升所带来的冰雪融水增加的影响,疏勒河出山径流的年平均与四季流量亦呈显著增加的态势。考虑到山区夏季降水并未增加,故占年径流量比重较大的夏季径流量的增加主要是冰雪融水的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675 / 6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影响和前景初步探讨 [J].
施雅风 ;
沈永平 ;
胡汝骥 .
冰川冻土, 2002, (03) :219-226
[2]   历史时期疏勒河水系变迁及相关问题研究 [J].
张景平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0, 25 (04) :15-30
[3]   基于GIS的疏勒河流域上游多年冻土分布特征 [J].
盛煜 ;
李静 ;
吴吉春 ;
叶柏生 ;
王杰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0, 39 (01) :32-39
[4]   气候变化对疏勒河流域径流量影响研究 [J].
郭小芹 ;
李岩瑛 ;
曹玲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35) :17595-17598+17608
[5]   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特征及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J].
丁宏伟 ;
尹政 ;
李爱军 ;
赵春燕 ;
姚兴荣 ;
闫成云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2, (01) :48-54
[6]   甘肃内陆河流域水问题及对策研究 [J].
韩金强 .
中国水利, 2002, (02) :58-59
[7]  
中国西北干旱区冰雪水资源与出山径流[M]. 科学出版社 , 康尔泗等主编, 2002
[8]  
气候统计原理与方法[M]. 气象出版社 , 马开玉等主编, 1993
[9]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of Climate Change 2007: The Physical Science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Climate Change2007: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 2007
[10]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Ⅰ):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 [J].
丁一汇 ;
任国玉 ;
石广玉 ;
宫鹏 ;
郑循华 ;
翟盘茂 ;
张德二 ;
赵宗慈 ;
王绍武 ;
王会军 ;
罗勇 ;
陈德亮 ;
高学杰 ;
戴晓苏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6, (01) :3-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