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 条
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构造带震旦系灯影组的成藏模式
被引:29
作者:
张林
魏国齐
汪泽成
吴世祥
沈珏红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江苏徐州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河北廊坊,河北廊坊,北京,河北廊坊,河北廊坊
来源:
关键词:
高石梯—磨溪构造带;
灯影组;
含气组合;
气藏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22.1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高石梯—磨溪构造带是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重要的勘探前景区。应用激光荧光、包裹体和同位素等技术判识了油气运聚信息,分析了灯影组圈闭演化及储层特征,建立了成藏模式。高石梯-磨溪构造带在加里东运动后形成了相对古隆起区,在印支、燕山和喜山早期仍为古隆起区,喜山晚期运动形成了大型圈闭。该区有溶洞型、孔洞型和裂缝型3类含气层,分为震旦系顶部和灯二段两套含气组合。该区烃源岩主生油气期为早中侏罗世,主生气期为早白垩世,是一个持续演化的背斜型气藏。因此,该区是油气运移指向区,是有利勘探区带。
引用
收藏
页码:584 / 589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