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崩岸的发生与发展规律的探讨

被引:2
作者
刘中
机构
[1] 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院
关键词
崩岸; 平面形态; 河道; 水流动力轴线; 顶冲点; 长江;
D O I
10.16310/j.cnki.jssl.1998.12.021
中图分类号
TV85 [治河方法(河道整治)];
学科分类号
081504 ;
摘要
<正> 我省位于长江下游,境内长江流域面积3.66×10~4km2。长江自苏皖交界处入境,于启东市寅阳嘴入海,流程约433km。自解放以来兴建长江水下护岸工程累计约310km(含丁坝护岸)、块石护坡约400km,护坎约100km,共计使用石料为2500×10~4m3、经费达7.2亿元。由于护岸工程的实施,基本保障了沿江城市、工矿企业、港埠码头及大面积农田的安全,为沿江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为进一步维护江岸稳定,确保沿江两岸工农业生产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本文就长江崩岸的发生与发展规律及原因进行如下探讨。1 河床平面形态与崩岸发生、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1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