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性脑出血后血肿远隔区脑血流变化

被引:21
作者
汤继宏
包仕尧
刘春风
张志琳
机构
[1] 苏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
[2] 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脑出血; 脑血流量; 脑水肿; 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4 [脑出血];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利用新鲜未肝素化自体动脉血经立体定向术注入大鼠脑尾状核建立脑出血模型,观察脑出血后24小时内远离血肿的额叶部位局部脑血流量(rCBF)和脑水份含量的变化。结果:血肿远隔区额叶rCBF迅速下降,并持续一定时间;其水份含量则随时间推移而增加,均为血肿侧变化较血肿对侧明显,但脑水肿高峰期晚于rCBF下降高峰期,提示血肿远隔区脑血流下成是脑水肿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3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大鼠脑尾状核出血模型的制备 [J].
汤继宏 ;
包仕尧 ;
刘春风 ;
张志琳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996, (05) :315-315
[2]   氢清除法局部脑血流量测定(附13例脑梗塞动物模型局部脑血流量测定) [J].
包仕尧 ;
赵合庆 ;
金世蓉 ;
邵国富 ;
章伯松 ;
杜子威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987, (03) :133-136